当前位置:深圳瑞思迈 > 睡眠与呼吸治疗 > 睡眠治疗 >

新闻搜索



睡眠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的历史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发表者:韩芳  李玉茜
 
  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的最早描述要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有关巴克利斯的记载。他生于公元前360年,是宙斯的儿子、主管酿酒的神。生来就奇胖无比,以至于会客时必须在面前放置一个大箱子,遮住身体的其他部位,只露出头脸来与人交谈,吃饭时只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饮食送到胃里。除了暴饮暴食外,他还十分贪睡,需要专人将又细又长的针通过肥厚的脂肪层刺入肌肉,只有剧烈的疼痛才能将他从酣睡中唤醒。睡眠时他还发出可怕的鼾声,频繁出现呼吸停止,最终死于窒息。
 
  1877年,一位医师详细记录了一位脑出血患者出现的陈-施呼吸,这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暂停现象,多出现于脑血管意外及心力衰竭患者。当时的描述是这样的:
一个高龄老人仰卧位熟睡后,鼾声大作,标志着咽喉部阻力明显增高。每当呼吸运动不能克服气道的阻力时,就会不时地出现鼾声消失,持续数个呼吸周期,同时伴无效的胸部呼吸运动,最后随着一声巨大的鼾声,气流恢复,继之而来的是代偿性的深呼吸,然后呼吸逐渐平稳。鼾音出现及消失规律地发生,周而复始。通过检查还发现,气流消失不仅仅源于单纯的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而且还起因于呼吸运动的全部消失。呼吸运动的恢复也并不是一开始即能达到足够的强度来克服咽喉部的阻力,而是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
    他生动准确地描绘了呼吸暂停(后来证明是混合型呼吸暂停)发作时的情况,如果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描述与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差无几。
  
  英国的狄更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家,以敏锐的观察力著称。他被认为是详细而准确地描述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特征的第一人。在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中,他以他认识的一个人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叫乔(Joe)的文学形象,这是一个小胖男孩,面色紫红,全身浮肿,性格怪异。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与睡中度过,平常很难将他从病态的睡眠中唤醒,加上睡眠时常发出响亮的鼾声,使他常常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另外,狄更斯还提出,饮酒可以加重症状。1956年,医学家们就是根据这个形象命名了一种新的疾患,即匹克威克综合征,也称为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其典型临床特征为:肥胖、嗜睡、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血液中的红细胞明显增多(表现为面色发红)。但尚不清楚这些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及发生原因。
 
  直到1965年,随着人们对睡眠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及传感记录技术的发展,德国的Kuhl及法国的Gastaut才将人们对睡眠时呼吸停止的零星认识进行了综合,逐步揭开了这个夜间杀手的神秘面纱。这两位学者均是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并非呼吸病学专家。他们发现肥胖的嗜睡患者在睡眠时频繁发生呼吸道的阻塞及反复憋醒,导致严重的缺氧及睡眠紊乱,并正式命名为睡眠呼吸暂停。这是引起匹克威克综合征患者白天嗜睡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即一切都源于睡眠时上呼吸道的阻塞。以后的研究逐渐发现匹克威克综合征患者只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一小部分,而且有些非肥胖的人也可患有该综合征。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开设了第一个睡眠门诊,主要集中于诊疗发作性睡病,数月后即由于经费短缺而关门。后来他们建立了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呼吸监测的方法,以诊疗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为主,并于1976年确立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名称,制定了诊断标准,规定持续时间在10秒以上的气流消失称为呼吸暂停,当这种呼吸暂停频繁发生,其频率在7小时的睡眠中超过30次时,即可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来,这一单纯依靠多导图结果的人为定义几经修改,增加了低通气的概念,并结合了白天的临床症状。1993年Guilleminalt提出了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的概念,睡眠呼吸障碍逐渐成为具有一系列临床疾病谱的综合征。
 
气管切开术从1969年开始被应用于救治危重患者,1981年,澳大利亚的Sullivan教授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获得成功,使该疾患的治疗取得突破。当时Sullivan教授诊断了一例特别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那时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气管切开术,但患者不同意,提出能够有什么办法将易塌陷的气道撑开, 具有深厚呼吸生理基础的Sullivan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可以考虑应用正压气流维持睡眠时上气道的开放,于是自制了硅胶面罩,应用简易气泵进行了试验性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文章于Lancet杂志发表后,开创了睡眠呼吸暂停治疗的新时代。直到1985年后,在舒适度更好的商业化鼻罩问世后,CPAP的应用才逐渐普及。1991年,能够随呼吸时相切换的双水平呼吸机(BiPAP)问世,是睡眠呼吸专家Sanders教授与美国Respironics公司合作的成果,除舒适性更好外,还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后被作为无创机械通气手段广泛用于呼吸衰竭的救治。1993年澳大利亚的Resmed 公司推出了能够随上气道阻力变化而增减压力的智能性CPAP,即Auto-CPAP,提高了舒适度,降低了长期治疗的平均CPAP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在1981年,美国的 Fujita应用悬雍垂咽软腭成型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成为该疾患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手段, 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主导地位逐渐为无创通气所取代。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2007年美国医学考试委员会正式将睡眠医学(Sleep Medicine)列为内科医师资格考试中与呼吸、心血管等专业并列的独立科目。除睡眠中心外,在不少大医院如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均已设立独立的睡眠医学科。美国胸科学会(ATS)于2006年制定了有关呼吸科医师从事睡眠专业的培训及技能纲要。我国的现代睡眠医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对睡眠呼吸暂停的认识。北京协和医院的黄席珍教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0多家医院设立了睡眠中心或睡眠实验室。1994年成立了中国科协领导下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 目前已有会员1200余名,涉及基础研究及临床医学的呼吸、耳鼻喉、口腔、儿科、神经精神、老年、心血管及中医学等各个学科。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分会于2000年成立了睡眠学组, 并于2004年制定了相关的诊疗指南。 不少大的医学院培养了睡眠医学领域的研究生,相关内容列入了医学本科生教材。睡眠医学知识与技能已经列入卫生部制定的专科医师培养方案中。国内自主研发的无创呼吸机包括CPAP、BiPAP、 Auto-CPAP均已面世。在睡眠医学实践中,睡眠呼吸医学始终也必将是学科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Kryger MH. Sleep apnea. From the needles of Dionysius to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rch Intern Med. 1983 Dec;143(12):2301-3.
2. Lavie P. Who was the first to use the term Pickwickian in connection with sleepy patients?History of sleep apnoea syndrome.Sleep Med Rev. 2008;12(1):5-17.
3. Guilleminault C.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he clinical syndrom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Med Clin North Am. 1985 Nov;69(6):1187-203.
4.   Kuhl W. History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sleep apnea syndrome. The early days of
polysomnography.Respiration. 1997;64 Suppl 1:5-10.
 


上一篇:睡眠呼吸暂停的 无创通气治疗
下一篇:睡眠呼吸障碍危害图解